热门关键词:
您的位置: 江南体育 > 江南体育新闻中心

江南体育新闻中心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958618

江南·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世茂能源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作者:小编时间:2024-03-20 03:54 次浏览

信息摘要: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国际贸易摩擦不断,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全球双碳和能...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国际贸易摩擦不断,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全球双碳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践行“双碳”战略,我国可再生能源保持高速度发展、高比例利用、高质量消纳的良好态势,为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源转型、扩大有效投资、增加外贸出口、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面对国内经济复苏及行业发展新机遇,抓住中意(宁波)生态园区发展机遇,在董事会及经营层的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充分利用园区地域及技术优势,积极稳妥推进募投项目建设,积极拓展原料渠道,降本增效,为周边园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热源,在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加快高质量构建区域内能源供给体系,各项工作平衡有序推进,全年无重大安全及环保事故发生,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1,491,133.59元,比上年减少18.28%,营业成本130,815,164.57元,比上年减少18.63%,营业收入毛利率63.81%,比上年增加0.15%。主营业务主要是电力和热力的收入为305,783,603.86元,比上年减少10.60%;主营业务成本131,476,374.03元,比上年减少0.36%;主营业务毛利率57.00%,比上年减少4.42个百分比;其他业务收入55,707,529.73元,比上年减少44.48%;垃圾处理收入42,074,990.38元,比上年下降10.7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8,817.17万元,同比下降8.70%;年末总资产规模151,498.5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129,955.44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3.95%、12.09%;基本每股收益1.18元,同比下降8.53%。报告期限内营业收入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蒸汽价格适用煤热联动政策,煤炭价格在报告期内有一定幅度下降,影响蒸汽价格下降,虽在供热量略有增加的情况下,最终导致营业收入有一定幅度下降;二是2022年垃圾填埋场治理项目已经完工,并一次性确认项目收入。全年无重大安全及环保事故发生,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公司紧盯安全生产“六个零”的目标,做好生产经营活动中“三废”达标排放,积极应对可能面对的环保风险,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一是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本着“统一领导、落实责任、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全员参加”的原则,全面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完成层层签订公司员工安全生产责任书,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二是安全隐患排查到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有效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主体责任。重点抓牢抓好有限空间作业及危险性高的作业安全,对不安全行为做好举一反三安全防范教育工作,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采取多类型的安全检查方式,加大隐患整治力度,整改完成率100%。三是安全培训宣传到位。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加强了对“两票”执行力及“两票”填写规范性的监督与检查,强化监督工作票审批制度的执行。

  同时,按照环保要求,严格管理,做好全年的常规检测工作,无遗漏无超期无超标;环保新政及时吸收、消化及运用,做到上政下达;推进环保技术改造,降低物料消耗,确保达标排放,2023年无重大安全及环保事故发生。

  科学组织生产,强化工艺控制和工艺纪律,加强安全环保、生产运行、设备管理的联动协管,狠抓落实、强化责任,努力实现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确保三台垃圾炉稳定运营。一是制定推进年度工作计划,全年重要生产指标工作任务,根据停炉计划分解月度指标并实时跟进每日生产数据变化,运行中实时根据各参数出现异常进行原因分析,现场排查工作,避免造成设备异常影响;二是严格控制环保达标排放,控制紧贴环保排放要求值运行,提高环保耗材使用效率,落实班均值环保控制改时均值控制要求;三是跟踪环保辅材、燃煤、天然气、柴油等价格因素,调整耗材使用比例;四是根据外网供汽量大小合理切换抽凝机抽汽及双减运行方式,保障机组经济运行;五是严格控制压差、炉温、排烟温度等重要参数,实时监督并调整各垃圾炉的负荷变化,规范限制垃圾炉运行负荷上限的前提下,基本做到运行时满负荷运行。通过综合调度垃圾炉和煤炉的生产,实现降低成本稳定效益。

  坚持把技改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保增长、增效益的重要手段。强化项目管理、优化协调服务、推动技改实施,加强重点技改项目的跟踪检查,通过对设备设施进行改造或大修,降低运行成本,提升安全保障,为运行工作保驾护航。报告期内通过对垃圾炉PNCR脱硝系统进行了改造,优化了自动控制程序,降低了检修维护工作量,增加药剂投入稳定可控性,减少物料消耗;实施对3#炉小苏打干法脱酸系统进行了扩容改造,提高给料量,缓解了3#炉脱硫压力,对垃圾炉制浆系统的扩容改造,彻底解决制浆能力不足、系统无备用问题;通过蒸发器下灰斗加装了蒸汽吹灰器,延长了设备的运行周期,降低了排烟温度;通过技改创新的实施,生产减少了物料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垃圾焚烧系统和锅炉等设备的稳定运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一步保障了生产的顺利进行。2023年公司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再次认定,公司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了高度认可。

  公司肩负了中意宁波生态园及小曹娥电镀园区用户的供热重任,针对用户用汽量增大压力不够的情况,先后完成了相关管线改造工程。做好服务是公司发展的永恒主题,优化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热网管道的巡查和保养力度,确保管道、仪表无故障,各供热管道安全平稳运行。同时,公司注重客户关系的维护,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增长。2023年公司新增7家客户,为客户顺利投产提供保障。

  公司根据行业标准和公司实际,调整了薪酬体系,使之更加合理。同时,完善了绩效考核制度,优化了《优秀员工管理规定》、《运行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运行人员等级考核晋升管理制度》,下发了关于《运行环保数据小时均值超标考核的通知》;出具环保考核、奖励补充规定;小指标竞赛项目分值细则修编等,确保员工的努力与奋斗得到应有的回报,促进了公司人力资源建设健康发展。

  2023年是公司全面投入项目建设的一年,三期募投项目—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项目有序推进,日处理500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扩建项目加速推进,公司各项目管理分工落实、责任到位,精心组织、合理规划,控制成本、高效运作,各个工程都在按照计划推进。截至报告期末,“燃煤热电联产三期扩建项目”中二炉二机主厂房建设基本建成,二炉二机主机设备及配套辅机系统安装正在推进,考虑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公司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相对谨慎,减缓了该项目的实施进度,预计部分募投项目“燃煤热电联产三期扩建项目”可投入运营时间延期至2024年12月。日处理500吨垃圾焚烧扩建项目中5#炉工程建设已完成并投入运营;2#垃圾坑工程主厂房建设基本完成,配套防腐工程、基础设施正在施工过程中,争取早日投入运营。

  企业要发展,制度是保障。公司继续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后,积极促进信披合规,为确保所有投资者公平地获取公司信息,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制定并执行了《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保证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司不断加强与投资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为使投资者能够进一步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公司通过多种沟通方式,努力为广大投资者走进公司、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创造条件。

  2023年公司开展了3次业绩说明会,向投资者介绍了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发展战略等信息,同时也回答了投资者的提问。通过业绩说明会,公司了解了市场的需求和投资者的期望,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经营策略和管理体系。投资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D4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行业,及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大类下的“热电联产”(分类编码:D4412)。

  报告期内,电力能源行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双碳”战略,深入推进能源,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和,绿色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国家相关政策当中,政策大致可以分为碳达峰相关、“十四五”规划相关、电价相关、电力市场相关、经济发展相关、项目建设相关几个大的类别。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调整意见》,进一步优化调整发展目标;印发《“十四五”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规划》和《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动可再生能源法(修改)列入十四届全国会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印发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出台《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进一步完善“权重+绿证”制度。印发《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六月份,国家能源局正式对外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源网荷储多向协同、灵活互动为坚强支撑,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保障的新时代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我国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市场化交易电量持续上升,2023年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5.7万亿千瓦,同比增长7.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61.4%。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已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截至12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3.9%。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3.9亿千瓦,增长4.1%;水电装机容量4.2亿千瓦,增长1.8%;核电装机容量0.6亿千瓦,增长2.4%;并网风电装机容量4.4亿千瓦,增长20.7%;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6.1亿千瓦,增长55.2%。

  2023年,规上工业发电量8.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2%。其中,火力发电量6.2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1%;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2.7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全国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再创新高,超过14亿千瓦,占比过半。(上述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网)

  热电联产指利用锅炉产生的蒸汽对外供热,同时在供热过程中利用汽轮发电机产生电能的生产方式,是热能与电能的联合高效生产。热电联产一般采用“以热定电”的原则,主要目标为满足所在区域热负荷的需要,并根据热负荷的需要制定最佳运行方案并同时进行发电。在传统发电厂中,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产生电力,完成做功后的低压蒸汽冷凝后重新注入锅炉,蒸汽在冷凝过程中热能未加以利用,因此传统发电厂的热效率一般较低,大约为30%-40%。而热电联产同步进行供热和发电,能源利用率较高,因此热效率可提升至80%左右,现代化更高参数的热电联产机组效率最高可达到90%以上。

  目前国内外的热电联产技术已经处于成熟阶段,未来较长时间内不会出现行业性的技术迭代及主要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改进新的燃烧技术,锅炉和汽轮机组向超高压、亚临界等更高参数的方向发展,以及不断实现更高要求的超低排放等,即向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我国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在全球都在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氛围下,近期能源的合理利用被多次写入国家相关政策当中。热电联产作为一种仍在大力推进的清洁能源发电、供热方式,同样受到国家重视。2023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的《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提出,要提高热电联产比例和效率,组织实施一批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称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园区发展方面,积极利用余热余压资源,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推动能源梯级利用,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2025年底前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同时,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推广集中供气供热。鼓励园区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建材绿色化。热电联产是蒸汽循环能量利用效率最高的形式,采用节能型热电联产技术,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下,热电联产成为有效节约能源,提高我国燃料利用率,实现循环经济以及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量保持较快增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总体来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以焚烧处理为主,2020年7月发改委、住建部与生态环保部联合印发《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焚烧处理能力建设,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的地区,适度超前建设与生活垃圾清运量相适应的焚烧处理设施,到2023年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在生活垃圾日清运量不足300吨的地区探索开展小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试点。

  根据国务院发布《“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到2025年,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5%左右。

  随着政府大力推进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能力的建设,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行业的未来发展空间较大。应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的双重要求,垃圾焚烧发电供热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青睐和垃圾处理的首选方式。

  经过多年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产业,大部分垃圾焚烧处理企业一般采用垃圾焚烧发电上网的模式。2017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加快垃圾焚烧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并指出我国目前垃圾焚烧供热发展还处在初期,产业体系不健全,政策支持不够,应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垃圾焚烧供热产业化发展,加快垃圾焚烧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构建区域清洁供热体系,为具备资源条件的县城、建制镇提供民用供暖,以及为中小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十三五”时期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形成一批示范项目。随着国家逐步重视垃圾焚烧热电联产,并将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垃圾焚烧热电联产的产业化发展,未来垃圾焚烧热电联产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发布《关于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城镇集中供热价格和收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政策文件,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热电联产发展,鼓励加快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生物质发电补贴也优先支持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推动垃圾发电企业向热电联产方向发展。

  在全球双碳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践行“双碳”战略,我国可再生能源保持高速度发展、高比例利用、高质量消纳的良好态势,为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源转型、扩大有效投资、增加外贸出口、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连续突破13亿千瓦、14亿千瓦,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超过50%江南·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世茂能源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40%。风电光伏装机连续突破9亿千瓦和10亿千瓦,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翻番,接近全球年新增装机的60%。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人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000千瓦时。风电光伏发电量保持两位数增长,从2023年4月开始超过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突破15%,人均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1000千瓦时。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情况等均未发生重大变化。世茂能源是以生活垃圾和燃煤为主要原材料的热电联产企业,主要产品是蒸汽和电力,为客户提供工业用蒸汽并发电上网。世茂能源以“提供清洁、高效、稳定、可靠的综合能源服务”为宗旨,通过焚烧处置将垃圾转变为清洁能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公司采取“以销定热、以热定电”的经营模式,在优先保证园区供热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锅炉产汽量及汽轮机配置,蒸汽进入汽轮机推动其进行发电并排出蒸汽用于供热。公司的供热价格采取煤热联动的市场化定价机制,上网电价由国家发改委统一规定。

  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原材料包括燃煤和生活垃圾,燃煤由公司自行采购,生活垃圾则由余姚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根据协议负责运输,由公司处置。此外公司积极探索固废资源化处理,拓展一般固废来源,由营销部主动联系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由双方协商确定一般固废处置费。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为动力煤。公司运行管理部和物资采购部每月初根据燃煤库存情况预估当月采购数量,并由物资采购部安排采购。物资采购部向长期良好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询价,采购价格参考秦皇岛港动力煤市场价格作为依据,通过对供应商报价的对比,最终确定供应商。燃煤到货后由技术研发部的综合分析室进行抽样化验,检验成分是否满足合同要求,验收合格后入库。公司所需原材料的市场供应充分,采购量保持稳定。公司在保证生产需求的基础上维持合理库存,以满足生产需求。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热,以热定电”的生产方式。公司24小时不间断生产蒸汽,并根据客户实时用热需求安排实时蒸汽的产量,并在供热过程中,通过汽轮发电机组产生电能并上网。如锅炉生产的蒸汽量大于下游客户的蒸汽需求量时,则通过抽凝机组发电来消化冗余蒸汽。公司的实时供汽量根据热用户的蒸汽需求量的变化而变化,该过程主要通过安装在供热管道的流量计、温度压力变送器的实时参数来对锅炉的投料量、负荷进行调节控制。

  公司所生产的蒸汽以直销的模式供给客户,工业蒸汽以吨计量,按月结算,公司每月以客户端热计量表上的客户蒸汽使用量及当月汽价制作确认表,待客户签字确认后,以上述金额作为收入确认依据。

  蒸汽销售采用煤热联动的市场化定价,公司根据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合理制定供热销售价格,具体供热销售价格标准及确定办法如下:供热销售价格=煤热联动价格+脱硫脱硝热价+其他。公司每月将编制完成的《蒸汽价格调整通知单》发送给用热客户,以通知本月汽价变动情况。

  新增用热客户向公司提出用热申请,双方经协商后签订供热协议,明确供热参数如用汽量、蒸汽压力和温度等要素。公司根据新增客户的预计用汽需求情况,收取一定金额的开口费,并负责安装铺设供热主干管路到热用户厂区,由用热客户承担其厂区内的管线建设。

  根据公司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签署的《购售电合同》,公司所生产的电全部并入宁波电网,销售给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实现上网后再由国家电网销售到电力终端用户。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本公司发电标杆电价为每千瓦时0.65元(含税),并按实际上网电量予以并网结算。

  公司是余姚地区唯一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中心,余姚各街道、乡镇的生活垃圾除厨余垃圾中进行生化或堆肥处理的部分、可回收垃圾中进行资源再利用的部分及有害垃圾外,均由公司负责焚烧处理;同时,公司不断扩展公司的固废处理经营业务范围,积极开拓固废收集与处理;因此公司作为余姚地区唯一的垃圾焚烧处理中心和主要固废处理中心,区域独占地位具有可持续性。今年3月份余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了《余姚市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2021-2035)主要内容》,文件中指出:“其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由全市进行统筹布局,保留现状位于小曹娥镇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能够满足余姚市的生活垃圾处理需要,由于该发电厂同时处理工业固废和农业废弃物,根据处理需求,规划处理能力应扩至2000吨/日。

  公司位于余姚市滨海新城,作为区域性热电联产企业向中意宁波生态园,及周边电镀、食品园区提供集中供热。根据2018年5月公布的浙江省大湾区建设战略,包括中意宁波生态园在内的宁波前湾新区是浙江湾区经济的重要布局。中意宁波生态园是浙江省唯一、全国仅有的8个国际合作生态产业园之一。园区总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以企业为核心,多家企业入选浙江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和宁波市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吉利整车制造等一批旗舰型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投产。作为前湾新区西部新兴产业区的主体,中意宁波生态园布局“4+1”产业,“4”即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四大产业基地;“1”为中意启迪科技城。中意启迪科技城由清华旗下启迪控股与中意宁波生态园共同打造,总规划面积约1500亩,是浙江省内首个创业创新基地。现已入驻一批如森联光电、瑞焕激光、启迪宜美、浙江机器人集团、硕正电子等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02.38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384.16亿元,同比增长10.62%;新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59.64亿元;新投产项目8个,总投资15.5亿元;新开工项目8个,总投资67.8亿元;产学研平台深度融合;紧随着中意宁波生态园的快速发展,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公司于2009年完成一期热电联产项目的建设,并开始扩建二期垃圾焚烧项目,于2011年完成建设投产,成为国内较早进入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领域的企业之一。公司垃圾焚烧项目投产后,余姚各街道江南·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乡镇的生6活垃圾除厨余垃圾中进行生化或堆肥处理的部分江南·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可回收垃圾中进行资源再利用的部分及有害垃圾外,均由公司负责焚烧处理。一般情况下,一旦在一个县市区已经建立了垃圾焚烧项目,后续其他企业将难以进入该地区。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原因:(1)一个地区的生活垃圾数量虽然每年有所增加,但基本稳定,垃圾焚烧处理企业的建设规模往往与该地区的生活垃圾数量相匹配;(2)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属于邻避项目,一旦当地已有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建设新项目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公司在余姚地区具备固废处理的先发优势,也为公司发展成为余姚地区的静脉产业园创造了优良条件。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长期服务于公司,在十余年的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垃圾焚烧、燃煤热电联产行业管理经验,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系统化技术标准和运营模式。公司获得“垃圾焚烧厂无害化等级评定A级”,并多次被评为“环保良好企业”。公司已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构建5S现场管理体系,并建立了完善、高效的内部管理制度,且严格地运用在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目前,公司已上线管控一体化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生产经营的全程数字化管理。

  坚持以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为主导,建立了成熟的技术研发体系,并培养了行业内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垃圾焚烧、燃煤热电联产行业管理经验,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系统化技术标准和运营模式。公司持有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包括调整现有垃圾处理技术、燃煤热电联产技术等,以提高供电供汽运作效率,并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作为国内较早进入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领域的企业之一,在行业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具备较为完备的技术和人才储备。2023年公司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再次认定,公司曾荣获“宁波节能先进单位”、“余姚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称号,公司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积极与同行业公司开展技术交流,不断提高本公司的生产技术水平,保持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优势。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1,491,133.59元,比上年减少18.28%,营业成本130,815,164.57元,比上年减少18.63%,营业收入毛利率63.81%,比上年增加0.15%。主营业务主要是电力和热力的收入为305,783,603.86元,比上年减少10.60%;主营业务成本131,476,374.03元,比上年减少0.36%;主营业务毛利率57.00%,比上年减少4.42个百分比;其他业务收入55,707,529.73元,比上年减少44.48%;垃圾处理收入42,074,990.38元,比上年下降10.7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8,817.17万元,同比下降8.70%;年末总资产规模151,498.5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129,955.44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3.95%、12.09%;基本每股收益1.18元,同比下降8.53%。报告期限内营业收入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蒸汽价格适用煤热联动政策,煤炭价格在报告期内有一定幅度下降,影响蒸汽价格下降,虽在供热量略有增加的情况下,最终导致营业收入有一定幅度下降;二是2022年垃圾填埋场治理项目已经完工,并一次性确认项目收入。全年无重大安全及环保事故发生,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全球双碳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为新时代我国能源电力高质量跃升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给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较好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在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质量跃升发展。统筹绿色与安全,推动保障性支撑电源建设,大力发展常规水电、气电、核电,推动煤电清洁低碳发展、优化发展布局,依托技术创新提升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构建多元化电力供应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在能源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关健在于持续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

  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称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园区发展方面,积极利用余热余压资源,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推动能源梯级利用,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2025年底前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同时,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推广集中供气供热。鼓励园区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建材绿色化。因此,我国正不断鼓励热电联产行业向集中化、绿色化发展,以更高效地利用能源,并减少污染。

  经过多年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产业,大部分垃圾焚烧处理企业一般采用垃圾焚烧发电上网的模式。2017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加快垃圾焚烧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并指出我国目前垃圾焚烧供热发展还处在初期,产业体系不健全,政策支持不够,应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垃圾焚烧供热产业化发展,加快垃圾焚烧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构建区域清洁供热体系,为具备资源条件的县城、建制镇提供民用供暖,以及为中小工业园区集中供热;2020年7月发改委、住建部与生态环保部联合印发《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焚烧处理能力建设,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的地区,适度超前建设与生活垃圾清运量相适应的焚烧处理设施,到2023年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在生活垃圾日清运量不足300吨的地区探索开展小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试点。”“十三五”时期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形成一批示范项目。随着国家逐步重视垃圾焚烧热电联产,并将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垃圾焚烧热电联产的产业化发展,未来垃圾焚烧热电联产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发布《关于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城镇集中供热价格和收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政策文件,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热电联产发展,鼓励加快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生物质发电补贴也优先支持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推动垃圾发电企业向热电联产方向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习总关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能源电力发展指明了科学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全球电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全国新能源总体保持高速度发展、高比例利用、高质量消纳的良好态势。截至2023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突破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风电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风电光伏发电量保持两位数增长。重大新能源基地加快建设,源网荷储各环节协同发展,实现新型电力系统清洁低碳型。

  同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新能源规模化发展的背景下,实现电力系统最优化及成本合理稳定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着力点,需要科学统筹能源安全、绿色、经济三者关系,以系统观念优化解决能源供给与产业布局、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要求与电网发展实际、电力规划与电力运行、装机容量与供需平衡等主要矛盾,科学合理设冒新孕中刀系统建设路径基地加快建设,源网荷储各环节协同发展,加快促进新型电力系统清洁低碳型。

  作为前湾新区中意(宁波)生态园的重要能源中心之一,公司以“提供清洁、高效、稳定、可靠的综合能源服务”为宗旨,坚持绿色、高效、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公司传统供热业务的范围进一步做大,高效、节能地满足客户的用热需求,持续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多方位满足客户的能源需求。

  中意宁波生态园是浙江省唯一、全国仅有的8个国际合作生态产业园之一,也是前湾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意宁波生态园是中意两国总理见证签署的国家级别合作园,自2015年成立以来,按“世界一流、国内的生态型产业示范园”的目标定位。中意宁波生态园总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及新材料产业基地江南·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节能环保产业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生命健康产业基地、综合产业基地等功能区块。2021至2023年度,中意宁波生态园实现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37.69亿元和347.93和402.38亿元。2023年园区新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59.64亿元;新投产项目8个,总投资15.5亿元;新开工项目8个,总投资67.8亿元。园区内新企业从签约到投产一般存在两年左右的建设周期,随着以前年度投资项目逐步投产,未来预计将会有较大的产能释放。截至2023年末,园区上市企业总数达2家,其中港交所上市1家(来凯制药)、上交所上市1家(甬矽电子),拟上市后备企业4家。目前中意宁波生态园任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公司作为该区域唯一的公共热源点,随着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园区内企业的不断增多,公司未来的供热需求也将不断增加,目前日处理500吨垃圾焚烧发电扩建项目5号炉已投入运营,募投项目中的“燃煤热电联产三期扩建项目”二炉二机预计在2024年12月前投入运营,公司集中供热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在满足本地区业务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下一步公司将充分应用自身掌握的成熟的固废处理、燃煤热电联产项目运作经验及技术,立足宁波,在杭州湾及浙江省内外经济活跃、能源需求集中的地方,通过合资或独资、新建或收购等方式向外部区域拓展。公司将积极考察并选择条件合适的开发区及企业进行合作洽谈。

  同时,热电联产企业一般呈区域性分布,行业整体较为分散,因此外部热电联产企业项目较多,行业内也有很多通过收购兼并各地企业成为跨区域乃至全国性的热电联产或垃圾发电集团企业。公司将积极寻找合适的成熟标的,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实现快速外部区域拓展。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健一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公司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大目标,不断巩固核心竞争优势,发挥公司固废处置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区域优势,务实进取,坚持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确保前期各个项目顺利投产运营,稳健为周边园区企业提供可靠的热源。提升固废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领域的精细化水平,拓展垃圾炉原料渠道,提高工业固废资源化效率,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投入飞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项目,不断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确保2024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及环保处罚事件发生。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2024年将继续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下,继续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设备、重点管线、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尤其是检修时段的安全教育、安全分析和安全监护,完善过筛式隐患排查体系,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体系,通过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加强多层次、多形式的安全培训教育,开展针对公司特征的应急演练等活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筑牢安全防火墙。同时,按照环保要求,严格管理,无遗漏无超期无超标,做好全年的多时段、多项目的安全检查工作,环保新政及时吸收、消化及运用,做到上政下达;推进环保技术改造,降低物料消耗,确保达标排放,确保2024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及环保处罚事件发生。

  为满足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理要求,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公司计划新增“年处理5万吨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项目”,项目采用“低温分解二噁英脱毒+飞灰水洗脱氯除重+工业盐分质结晶”工艺技术,将垃圾焚烧飞灰处置后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新增低温裂解炉、急冷制浆罐、水洗反应罐、水处理反应罐、膜过滤系统、MVR蒸发器、废气处理系统以及配套的电控系统等设备,最终形成年处理5万吨垃圾焚烧飞灰的能力,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业绩。一是继续完善组织架构、管理体系、管理机制等,弥补短板、做精做深管理,通过目标量化分解考核等,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二是提升内部管控能力,强化合规管理、风险管理、缺陷管理等,进一步强化业务流程执行力,加强重大风险管理与监督;三是大宗原料采购,从市场源头倒逼成本效益,在保生产保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对原料采购成本考核控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完善供应商评价、进入、退出机制;四是进一步提高现场综合调度生产工况能力,保障优先垃圾炉运营,合理调度安排垃圾炉与煤炉的产汽量及汽轮机配置,提升垃圾炉运行周期效率,提高生产效益。

  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原材料包括燃煤和生活垃圾,随着公司的不断技改和项目建设的逐步完成,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固废处理水平,积极拓展一般固废原材料渠道,与本地的固废收集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确保稳定的一般固废原材料供应。参与一般固废处理相关的活动,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一般固废市场动态,以更好的服务做好一般固废原材料的收集方式,保证充足的一般固废原材料供应。

  公司注重员工关系的和谐与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发展历程展示墙、优秀员工展示专栏、员工风采展示、企业价值观及客户宣传专栏等,向参观者和客户传递了公司的核心价值和业务方向,使公司整体形象更加统一和专业,提高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举办团体活动,旨在增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员工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员工提供了丰富的员工福利,如节假日慰问、健康体检等,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在未来,公司将继续举办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为员工的发展和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热电联产企业安全生产体现在设备连续、安全、可靠的运行。如果因自然灾害及运行、维护不当发生事故,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供热企业的安全生产隐患主要是指热水锅炉运行时的风险,高温热水锅炉在运行中,如果出现违章操作、安全附件失灵等特殊情况,可能出现超压、超温、汽化、爆管等事故,如处理不当会引起锅炉爆炸。高温热水锅炉在密闭状态下运行,当压力超过设备承受压力时,可能会造成事故。因此,安全生产管理一直是公司日常运行的工作重点,公司认真接受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消防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公司各部门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制定了追责制度,建立了全员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并且通过了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采用具有高安全标准的设备,并对锅炉压力、温度、管道设施压力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安装自动报警装置,对危险源建立了巡视排查制度,同时对锅炉相关岗位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岗前安全培训,确保工作人员遵守规章制度。

  报告期内公司没有出现重大供热安全责任事故,未因安全生产原因受到处罚。尽管公司在供热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建立了严格的内控制度,但一旦出现未严格执行的情况,仍然存在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可能,从而对公司运营造成较大的损失。

  公司经营业务的主要原材料为生活垃圾与煤炭,对供热业务而言,因为公司供热价格实行煤热联动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在煤炭价格上涨时,供热价格同步上涨,而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无成本的生活垃圾与采购的煤炭两部分,因此,煤炭价格的上涨会导致供热业务毛利率上升。另一方面,对发电业务而言,因为上网电价由国家政策统一规定且较为稳定,一般情况下,煤炭采购价越高,发电业务毛利率越低。因此,基于煤热联动的定价机制及公司的经营特点,公司存在因煤炭价格大幅波动而导致经营业绩不稳定的风险。

  生活垃圾是公司主要生产原材料之一,生活垃圾的供应量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益。公司处理的生活垃圾由余姚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运送至公司,其供应量主要受到余姚地区的垃圾收运体系和人口数量及生活习惯的影响。现阶段,公司是余姚地区唯一的生活垃圾处理中心,生活垃圾供应量稳定增长,但不能排除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余姚地区居民人口数量或生活习惯的变化,导致生活垃圾供应量增加量不及预期甚至下降,使得公司生产成本上升,影响经营业绩。公司将根据环保监管要求、市场变化情况,积极开拓固废来源,努力满足垃圾炉的生产经营要求。

  公司5号垃圾炉改扩建项目已于2024年年初投入运行,三期项目也将在2024年年底前建设完成。随着项目建成投产后陆续产生效益,公司销售收入和盈利水平将大幅提高,新增固定资产折旧所增加的生产成本将会被本次投资项目新增的销售收入消化。上述项目可行性虽经过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大会的讨论及审议通过,但项目投资是基于以前的市场环境及对未来市场需求趋势的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还要受未来的产业政策、市场需求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公司的投资项目存在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不能如期产生效益或实际收益低于盈亏平衡点的收益,则新增的固定资产折旧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时代能源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世茂能源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甬矽电子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